家长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九)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学期汇报    家长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九)

 

童心童谣,为孩子守住一份回忆

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  大三班家长

 

 民间童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取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一种包括儿歌和说、唱、游戏、猜谜的歌谣。童谣丰富多样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情感和教育价值,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必要将童谣渗透到幼儿的活动中。童谣内容取材贴近我们的生活,内容浅易,容易记住。幼儿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的经验。童谣对幼儿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大作用。

  • 民间童谣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及应用

(一)将童谣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

  儿童最初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随着童谣课题的开展,我们教给了孩子很多我们小时候的童谣,幼儿结合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将童谣中的人物形象地画出来并制作成头饰和道具。接着将制作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游戏,这样可以边诵读童谣,边表演,让童谣伴随幼儿进行游戏。

  民间歌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民间歌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实现的,比如童谣《跳花绳》“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幼儿在有节奏的念唱中体会到了念读童谣和玩皮筋的双重乐趣。

  (二)将童谣融入幼儿日常活动中

  童谣是民间的产物,所以日常生活是一个重要主题。比如常州地方童谣《节气歌》:“正月正,灯笼马灯闹盈盈。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手一塌,脚一滑,八个喇痢全掼煞。”幼儿通过诵读童谣,不仅体验到了地方方言的有趣,还知道各个节气中有哪些瓜果蔬菜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总之,民间童谣的范围从生活情景、民俗节庆、日月星辰到鱼虫鸟兽、花草树木等,题材应有尽有,生动有趣,儿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许多自然知识与生活知识。

  (三)将童谣融入幼儿的学习中

  1.将数学与童谣巧妙结合起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概念幼儿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童谣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数学概念。由于幼儿认知有限,刚开始对于数字不能理解,有一些童谣能将数字巧妙的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比如童谣《数字歌》:“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通过童谣学习,幼儿能够根据童谣内容将数字化抽象为具体。童谣帮助儿童建立数字概念,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空间想象力。

  2.找寻童谣中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激发幼儿兴趣

  童谣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节奏,活泼的音乐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幼儿园的学习中,结合幼儿熟悉的节奏,用一些乐器如钢琴、蛙鸣板等给童谣伴奏。比如在学习童谣《螃蟹歌》时,让幼儿在了解童谣的同时,伴随诵读的节奏进行音乐表演,满足幼儿的参与意愿,给孩子带来欢乐;在童谣《八只老鼠抬花轿》的教学中,除了配合喜庆的音乐,还为幼儿制作了表演的唢呐、轿子、盖头等道具,整节活动既有趣又诙谐。

  3.丰富童谣内容和语言特色,让幼儿感受语言美

  精彩的活动是儿童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提高的前提。现在的幼儿基本都习惯讲普通话,有的对于家乡的方言并不了解,而很多童谣都具有地方色彩,其幽默、风趣的方言,容易吸引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本园地处常州,于是我们与父母共同收集了很多常州地方童谣,让孩子学方言。比如,童谣《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张家大姐家来咧,带个嗲花,带个草花,牛郎踏杀老鸦,老鸦告状……”这样的语言活动能够让幼儿欣赏和感受民间童谣,体验民族语言之美。但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应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不能要求幼儿只是刻板记忆。

  三、结语

  童谣来源于民间,是幼儿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童谣就像他们的好朋友一样时刻不离,在任何时候都伴随着幼儿。边念童谣边做游戏,不仅培养孩子的智力,还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而这种非物质文化也广泛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020年6月30日 10:3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