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五)

网站首页    书香致远    精彩活动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五)

2018年02月02日

幼儿教师如何提升“问”的艺术

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 杨静婷

导语:提问是幼儿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是启发幼儿积极思考的主要手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通过提问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教师提问技能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回忆我们教学中的提问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教师提问后幼儿会积极响应。而有时问题提出后,幼儿反应平淡甚至出现“卡壳”、“启而不发”、“答非所问”的现象。所以,提问技能是幼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熟练掌握的教育活动技能。

1.提问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所提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如我们问三岁的孩子:“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三岁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所以这么抽象的问题幼儿将无从回答;问八岁的孩子“1加1等于几?”八岁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所以问八岁孩子这个问题也没多大的价值。

所以,对小班的幼儿提问,不仅要简单、具体、幼儿能够理解,而且可以辅助一些动作。而对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提开放式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因幼儿听不懂你的意思而“启而不发”。

2.问题设计必须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提问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在一次中班数学活动《排一排》:

活动目标要求:学习概括排序规律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两组点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一问题简单、现有水平可以解决

“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发幼儿探索,从1-7,7-1,

教师归纳总结:排列顺序不同: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这样,我们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在提问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一步一步、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引导幼儿去认知,从而使幼儿的认识逐步深化。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少了思维障碍,保持了幼儿的积极性。

3.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针对性

提问要针对一定的目标设计,要为完成教育活动目标服务。所以教师的提问语要简洁明了,让幼儿一听就知道怎么来回答,而不是模棱两可使得幼儿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

案例

在小班音乐《跳跳糖》活动中,我先在在每个小朋友嘴里喂了一些跳跳糖,小朋友很开心地品尝跳跳糖。

师:“跳跳糖给你什么感觉?”。(意图是要小朋友说出跳跳糖在嘴里跳)

小朋友看着我没人回答,于是我又连续问了好几遍,小朋友从一脸的茫然到注意力渐渐分散。此过程浪费了不少时间。

“跳跳糖给你什么感觉?”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回答。可以回答“甜甜的”、“在嘴吧里跳”、“一粒一粒的”……因为可以说的太多了以至于幼儿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最后都一脸茫然看着我。后来我改成 “跳跳糖在你嘴里干什么呀?”,这样比较具体、口语化的语言,他们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

(2)启发性

提问还要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去寻找一定的答案。问题的答案有时也要求幼儿通过操作或探索寻找。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又能向幼儿提示操作、观察、探索的重点部分。

案例

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前提问幼儿:“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木头、石头、铁钉放入水中后会怎样,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中?”……

幼儿通过操作很快就能准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提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技能。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宝宝在愉悦中获取知识,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技巧,在课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提问的目标,提问的形式、提问的方式、技巧上进行精心研究。更要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潜心研究,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精彩。


2019年8月27日 11:4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