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方案    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

2017年03月20日

“十三五”课题方案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

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们的幼儿园座落在娄江之滨,阳澄湖畔的一个江南小镇,有着独具特色的本土资源,它是昆山三宝之一并蒂莲的故乡和昆曲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江南鱼米之乡,是一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镇。我们将以本土资源作为一个切入点来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让幼儿走进本土的文化,对本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对此让幼儿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利用及了解的过程中接受本土文化的辐射和熏陶,使幼儿对本土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从而逐步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促进幼儿整体性全面发展。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纲要》中指出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本土资源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土资源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了中华民族本土资源的大流,我们把它融入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进行开发和挖掘,使我们的孩子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使他们以后更有责任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然而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本土资源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中,优秀的本土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自己本土资源特色,知之甚少。基于此,我园将开展《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课研究。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使他们了解这个美丽的家乡,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帮助幼儿形成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课题研究的必然性。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一般只局限于省编教材内容的选择,造成孩子对本土情感的缺乏。这样,一些孩子生活中最为熟悉、最容易诱发孩子感兴趣的本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也不能很好地实践《纲要》中所倡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而他们生活的天地却越来越小,对国粹和民族的东西知之甚少,本土文化逐渐在下一代身上迷失。社会城市化、现代化倾向逐步通过家长影响到幼儿的童真童趣和自主发展,因此,我们将以“简单易行、因材施教、深度挖掘、重在拓展”的形式和手段,实施幼儿教育的园本课程,使得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成了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以及亚洲部分的发达国家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视,一般都将其纳入平时的教学计划,也占有相当比重的课时,近些年来中国民间的本土资源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本土化的园本课程,并落实与实践,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在国内许多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本土资源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全国各地也在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研究,开发一系列园本课程,这些课程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是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素质的园本课程。一些成功的案例,为本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参考资料。

(2)研究的价值

①传承本土文化的需要

将本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让幼儿能从小接触本土资源及本土文化,了解家乡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不仅能使幼儿感受到家乡人民用聪明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本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还能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在园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将生活背景渗透在教育中,全面综合本土资源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选择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本土资源作为学习内容,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主动发展。

③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要

 将本土资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仅运用到幼儿园课程建设,而且渗透到环境创设、幼儿游戏活动之中,从而凸现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最终形成独特的园所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和民族本土资源传统,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

3.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开展本土资源教育体系的研究,就是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园的园内课程,形成和巩固我园的办园特色。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当中,“用生活来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的成”,提出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按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把教育与幼儿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构建贴近幼儿生活的,以五大领域为基础,互相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按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方法,以预成课程为依托,捕捉贴近儿童生活的与儿童生活切切相关的活的内容,创设生成课程。

三、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1.本土资源。

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饮食资源:正仪老街有四溢飘香的青团子店,鲜美诱人的泡泡馄饨、有着各种风味的小吃店:有酒酿饼、糯米糕、青叶粽、糖水藕、南瓜饼等等。饮食资源可以从时代与技法、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本土资源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建筑资源(桥):漫步古镇,流水悠悠,老街与几座古韵小桥相连接,有:景福桥(俗称中心桥)、寿安桥、百禄桥(旧名汤家桥)、广灵桥(俗称二石桥)南桥,在这里,每一座桥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本土资源底蕴。

植物资源(并蒂莲):正仪是昆山三宝之一并蒂莲的故乡,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的名句广为传诵,从中也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本土资源。

水产资源(蟹):阳澄湖大闸蟹的历史由来、相关传说、品蟹方法、蟹的食用价值、大闸蟹的种类、阳澄湖大闸蟹的特点,通过品蟹、赏蟹、咏蟹,培养他们对蟹本土资源的认同和喜爱。

文化资源(书法):正仪古镇,人杰地灵,历来本土资源气息浓厚,书法名家辈出。正仪镇民间书法扎实,底蕴深厚,尤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资源,正仪有着“书法之乡”的美称。

节日资源:本土特色的节日本土资源有:元宵节的走三桥、清明节的青团子、重阳节的重阳糕、端午节的粽子、立夏的挂网咸鸭蛋、立冬的糯米大团子,二月二龙抬头的理发和炒年糕……

还有独特的风俗以及其他等等。

2.幼儿园一日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幼儿园一日活动贯穿于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四大类活动。

3.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

以幼儿园课程理论为指导,将搜集、筛选、整理的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中,构建适合在幼儿一日活动不同环节,重点是过渡环节(多数是生活活动)、教学环节(学习活动)以及区域活动(游戏活动)选用的本土资源,优化水乡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策略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走进千年古镇: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孩子们认识古镇、熟悉古镇、喜爱古镇、保护古镇,探寻水乡古韵,传承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幼儿了解水乡古镇浓厚的本土资源底蕴,亲近小桥流水人家,感受丰富的本土资源,激发幼儿主动了解、探索本土资源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学习地方资源中的知识技能,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进一步调查、罗列、整理、挖掘可利用的本土资源,促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本土化教材,提高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4.通过研究,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初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主课题是: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

我们将课题分解为三个子课题:

1.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实践研究;

一日活动中有许许多多零散的时间,如来园后、离园前、课间、餐点、散步等过渡环节时,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地方特色的童谣、跟他们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玩一玩民间小游戏,做一做、品一品家乡的特色小吃,秀一秀家乡的服饰等等。这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动静交替,让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并获得了知识与本领。

2.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游戏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他们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可以结合本土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阳澄湖蟹坊、渔家灯火、私房菜馆、AB服饰专卖店、“文魁斋”青团店、红霞泡泡馄饨、农家小院种植区、并蒂莲坊、古韵小桥制作坊、五彩扎染、巧手绣坊、纸版印画、蓝印花布等等,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进一步传承和创造性地使用我们的本土资源。

室内区域游戏:数学区的农作物排队、数玉米等,科学区的造纸术、淀粉与碘酒的故事、颜色变变变等,益智区的认识农作物、并蒂莲、桥等,美工区的绘画正仪的桥、并蒂莲、青花瓷等。

室外区域游戏:跳房子、弹珠儿、打纸板、响竹、板凳桥、划龙舟等。

3.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教育活动的领域之中,以本土资源为切入点生成并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 “美丽阳澄湖”“舌尖上的美食”“古桥”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和本土资源,让家乡的本土资源走进他们年幼的心,使他们以后更有责任地传承、发扬和创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本土资源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论,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方法获取最原始的资料,对收集的本土资源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归类,就其内容、形式、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贴近幼儿生活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传统本土资源直接采用,反之,则加以调整。

3.行动研究法:将取舍加工后的本土资源素材分别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不同环节中。同时,采取座谈、观摩、交流研讨、请专家讲课等形式,发现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正与完善具体实施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与组织指导的能力。

4.观察记录法:结合课题实施情况,采用日常观察记录、撰写反思、论文等方法手段收集研究资料,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加以整理、分析,形成教育经验和案例,指导课题实施和改进。

5.案例分析法:选取教育中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有实际意义的经验方法进行总结推广,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

6.经验总结法:在不同阶段,定期及时总结本土教育心得、经验,总结实验进展情况,积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策略:

1.兴趣导入——引人入胜

教师通过观察,关注幼儿的兴趣所在,捕捉幼儿最敏感、最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并结合教师个体的教育经验、能力,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教育资源。

2.日常生活——品味古韵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我们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段,如课间休息、晨间谈话、进餐吃饭、饭后散步等时候,随机的进行本土资源的渲染,让孩子通过品味家乡的美食、欣赏家乡的美景、倾听家乡的历史,从而不断探索水乡古韵,不断传承江南本土资源。

3.环境渲染——回归雅致

环境是一门潜在的隐性的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互动、开放的环境,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无时无刻感受着本土资源的丰富和优秀;营造互动的环境,让幼儿愉悦身心、锻炼身体、不断开拓;提倡开放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氛围中真切地感受本土资源的深厚底蕴。

4.特色游戏——演绎经典

游戏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游戏探究事物意义,习得知识经验,获得社会化养料。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地区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游戏活动,演绎生活,传承经典。

5.教学实践——传承创新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教育活动的领域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资源。

6.主题构建——积累沉淀

主题活动是以主题为载体的综合性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不只是关注幼儿认知的发展,而是充分顾及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使幼儿认知、情感和身体各方面发展相互支持、相互增强,从而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知识与经验。可以说,主题探究是课题研究推进的关键。在整个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关注幼儿感兴趣的人和事,将生成活动与预成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各年段、各种风格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本土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感受本土资源的魅力,探究本土资源的特质,获得和谐发展。

7.家园互动——绽放美丽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正确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课题实施中,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有效地推进课题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园长亲自主持课题,课题组成员中有大量的骨干教师,擅长于课题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分享,研究的合作。在之前参与过的课题研究中,曾有多篇论文获奖及发表。

2.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管理机制,课题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奖励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

3.经费保障。课题组将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确保使用合理、高效。根据考核机制,课题研究有成果者一律按奖励机制予以奖励,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科研成果奖励;学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课题研究中资料的购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理论培训、邀请专家来园指导等。

4.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两周进行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每周工作计划中列出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求;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年级组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5.资料保障。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等各条线的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

6.理论保障。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8月)

1.搜索、梳理相关理论,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明确方向。

2.撰写实施方案、召开论证会。

3.创设完善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硬件环境。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20年8月)

1.全面实施课题方案,积累过程性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方案进行调整。

2.按照方案,边研究、边思考、边实践,边反思的方法,逐步积累一些过程资料,并写好阶段总结。

3.定期进行研讨活动,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4.围绕课题进行展示活动,反思、总结。

5.请专家、领导督促指导,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对实验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公开活动现场观摩,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笔记、专题论文汇编,推广课题成果。

十、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钱学琴、俞莉萍

课题组中心成员:景华丽、沈洁、邵琴、周晔炜、金雪佳、潘雯、朱雪琴等。

课题指导顾问:昆山市教科室

十一、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汇编读物《教案集》、《论文集》、《幼儿作品集》、《特色照片集》等

2.课题研究报告

3.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成果性资料

4.成果展示课

5.园刊《星溪园》

十二、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2012年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出版社  2013年版

3.《中国传统本土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第08期

4.《本土资源、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5.《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019年8月27日 10: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