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来喝水——喝水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网站首页    教育教学    教海拾贝    科学来喝水——喝水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2018年12月03日

幼儿在园是否具有喝水的意识,是否能够喝足量的水,不仅意味着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从深层次反映出班级的心理氛围及师幼关系的质量。因此,幼儿在喝水环节中呈现出的状态成为衡量班级工作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结合幼儿园喝水活动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提出喝水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要点。

    ◆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个体差异,或细致周到地帮助、吸引幼儿,或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主动性,指导幼儿实现喝水环节中的自主管理,逐步提升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与能力。

    1、托,小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30℃左右)的白开水,为托班幼儿接好半杯水(约1 oo毫升)。在托班幼儿人园前为每个幼儿的口杯制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小花、太阳、草莓、樱桃等。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要露出标记,且口杯把手朝外,方便幼儿拿取。

    ◆在幼儿喝水前观察盥洗室的地面是否干燥,为幼儿喝水提供安全的环境。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组织幼儿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指导小班幼儿有序、独立接水,提醒幼儿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轻轻走到喝水区,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随时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导和纠正。关注幼儿嘴巴或衣服的前胸部位是否有水迹,及时用毛巾帮幼儿擦干或更换晾晒。

    ◆鼓励幼儿喝完杯中的水,注重发挥教师自身或幼儿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上足量的水。将口杯放到固定位置。

    ◆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ml。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个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注意把握喝水时机。在上午lO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15:O—16:OO,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幼儿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擦拭地面,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及喝水量,提出指导建议。同时,倡议家长在清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提醒幼儿适量喝水。

    2、中、大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白开水(30℃左右)。

    ◆提前擦拭、整理盥洗室,保持室内干燥和整洁。

    ◆组织幼儿喝水前洗干净手。

    ◆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

    ◆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及时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喝水行为。

    ◆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2019年8月27日 10:14
浏览量:0